[紫砂鉴赏] 请一把壶回家
壶——优雅的历史弧度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作品名:美壶特惠 特好老紫泥德中壶 茶人醉爱 价格:点此询价
■特约撰稿/沈嘉禄
在人类长期使用并至今无法替代的器物中,陶瓷器大概是获得广泛认可的一种。而在所有形状的陶瓷器中,壶——这种有着优美轮廓线的容器,也许最能体现人类初始的、善良的、高雅的审美观念。甚至,从壶具诞生的那天起,匠人犹如受到神的示谕,将黏土与水混和后,通过盘筑、贴塑、捏塑、模制、慢轮修整、快轮修整等或笨拙或机巧的诸多方法,使手里的器物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双重成熟。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并愿意视作生活伴侣的壶具,与五千多年前的壶,在外形上几乎没有太多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壶的平衡与饱满,壶的流畅与稳重,就是人类对自身的形象要求。
壶并非孤零零地降临人世,它属于一个壮阔的器具方阵,盘、盆、钵、豆、杯、碗、瓶、鼎、罐、鬹……都是它的兄弟姐妹。只不过,壶有着活跃的性格和随和的可塑性,它一直根据时代的审美向度与人类的生产要求、生活质量而演变。它有一个挺拔的颈,一个向外翻出的口,一个容量很大的腹,一个稍稍凹进去的底,后来还加了一个稳重的圈足,器物的重心不断下移,而审视者的视线却一直向上、向上。后来,壶肩有了对称的系,穿上绳子便于提起。再后来,壶口有了微微隆起的盖子,便于保洁与贮存。
当然,从壶具诞生的那天起,聪明的匠人就在它身上记录事物、寄托希望、描绘梦境,不经意之中使它成为一件旷世杰作。有考古学家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应该出现在陶器上。这个判断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最原始的图案与雕塑,已经体现出超越时空的精神与气魄。这,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吧。
甚至,壶身上那些历经数千年依然鲜明如初的图案,让我们怦然心动。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语汇,在马家窑文化陶壶的图案与色彩上,可以找到破解的密码。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壶,是人类启蒙阶段的一抹玫瑰色曙光。
接着,中华民族昂扬进入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和黄金时代,黄河流域出现了黑陶、白陶、印纹硬陶。春秋战国及至两汉的大腹侈口、盘口陶壶,常用的装饰手法是刻画弦纹、鸟兽纹、雷云纹等,并贴塑对称的铺首,施绿釉或褐釉。壶形也丰富多姿,有茧形壶、扁壶、鸡首壶、羊首壶、双耳壶、鸡冠壶、蒜头壶等。
早在商代就悄悄诞生的原始瓷器,彼时日渐成熟,又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惊喜:尤以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越窑青瓷,引领中国瓷器茁壮成长,笑傲天下。中国的陶,有了长江流域的瓷业中心与之呼应。
隋唐时期的三彩陶器,标志着彩釉陶器的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始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襟怀宽广的大唐盛世,借鉴了中亚、南亚诸国的金银器造型及工艺,丰富了中国壶具的型制与装饰语言,龙柄凤首壶就是一个典型。长沙窑的盘口壶、广口壶,还有更具代表性的执壶等名声显赫的中国陶瓷,则通过陆上、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实现了向西辐射至阿拉伯与欧洲、非洲,向东延伸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的商品与文化输出,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从审美意义上说,它以施釉加彩与贴塑,特别是以诗文记录时风流俗的手段,为一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人文档案。我们耳熟能详的唐诗三百首,还在粗颈短流的执壶上回响着抑扬顿挫的声调。
进入宋代后,时代风气在器物的造型与装饰上变得纤细柔美,碧玉一般晶莹剔透的瓷质壶具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五大名窑汝、定、哥、均、官多用于陈设,但后起之秀景德镇窑场则将热情倾注在壶具烧造上。事实上,我们从《韩熙载夜宴图》上就可以看到景德镇出品的影青细瓷莲瓣形温碗和秀美的长颈执壶了。
元明清三个朝代是瓷质壶具烧造的一个高峰,大腹侈口的壶具到那时大大瘦身,壶的家族则更加昌盛,有匏壶、梨形壶、葫芦壶、茄式壶、多穆壶、贲巴壶、莲瓣壶、提梁壶……但执壶在唐宋定型之后一直在完善,变得纤瘦流畅而更具西方色彩,不断沿展的柄与流也更易于把握与出水。直到饮茶方式由饼茶烹点改为散茶冲泡后,宜兴的紫砂壶应运而生,为中国的茶文化的登峰造极,提供更利于发茶、也更利于文人墨客抒发情志的独特器具,贡献巨大。至此,中国的壶具,从材质到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壶的指向性也进一步明确了。
不管历朝历代,千变万化的中国壶具,那优美流畅的轮廓线,朝着更具诗情画意的审美高度延伸,那饱满含蓄的精气神,也在从容诠释中国的哲学与生活智慧。
日前,位于普陀区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重新开馆迎客,这个以中国历代壶具演变发展为线索的专业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展品最齐全、界线最清晰、展馆面积最大(超过500平方米)、学术水平最高的民间陶瓷艺术博物馆。展馆内所陈列的四百余件从马家窑文化彩陶壶到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陶瓷壶具,构成了一部脉络清晰又蔚为壮观的中国壶具史,为中国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证。尤其是历代紫砂壶这个专题为学界看重,填补了国内大型博物馆陶瓷收藏与展出的空白。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70 cc
泥料:原矿紫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30 cc
泥料: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40 cc
泥料:原矿降坡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70 cc
泥料:本山绿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周斌
容量:280 cc
泥料:原矿底槽清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奚亮
容量:200 cc
泥料:原矿紫泥
价格:点此询价
紫砂知识分类
- 宜兴紫砂
- 紫砂历史
- 紫砂名人
- 紫砂江湖
- 紫砂书籍
- 紫砂评论
- 紫砂壶价格
- 紫砂常识
- 走进紫砂
- 紫砂壶选购
- 紫砂壶开壶
- 紫砂壶养壶
- 紫砂壶设计
- 紫砂壶鉴别
- 紫砂壶型
- 紫砂壶视频
- 紫砂艺术
- 紫砂鉴赏
- 收藏紫砂
- 紫砂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具
- 紫砂壶陶刻
- 紫砂印章
- 紫砂术语
- 成型术语
- 鉴赏术语
- 行业术语
- 紫砂泥料
- 紫泥
- 红泥
- 绿泥
- 古铜泥
- 墨绿泥
- 红皮龙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黑泥
- 天青泥
- 大红袍
- 紫茄泥
- 降坡泥
- 朱泥
- 青灰泥
- 底槽清
- 黑星土
- 清水泥
- 段泥
- 黑疾星
- 紫砂壶与茶
- 茶叶知识
- 茶道茶艺
- 茶叶器具
- 茶诗茶文
- 茶史茶事
- 茶叶资讯
- 普洱茶功效
- 普洱茶泡法
- 工夫茶
- 名人与茶
- 铁观音
- 乌龙茶
- 书法
- 名人书画
热门资料
- 1 宜兴紫砂壶-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1481次
-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2914次
- 3 现代,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286次
-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458次
- 5 顾景舟/顾景州底款,印款,印 28155次
-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全) 23602次
-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443次
-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364次
-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21次
- 10 大红袍泥料 14812次
-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陈鸣远、 14415次
-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3826次
-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643次
-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400次
- 15 “文革壶”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182次
- 16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340次
- 17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126次
- 18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430次
- 19 宜兴紫砂壶价格差距为什么很悬 10348次
- 20 什么是老段泥 10343次
紫砂壶型
-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21次
-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643次
-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430次
-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8907次
-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图) 7354次
-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石瓢 7021次
-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 5988次
-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井栏 4952次
-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秦权 3932次
-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掇球 3835次
-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竹段 3621次
-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匏瓜与 3511次
-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龙旦 3196次
- 14 壶型大解说-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135次
- 15 壶型大解说-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665次
-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331次
- 1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如 2315次
- 18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仿古如 2314次
- 19 壶型大解说-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125次
-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报春 2078次
本站特约紫砂艺人
- 夏立
- 王石耕
- 查元康
- 徐建芳
- 许学芳
- 王伟
- 余仲华
- 朱永忠
- 范小龙
- 周洪彬
- 范国名
- 范泉明
- 王晓斌
- 庄伟平
- 徐浩
- 张秋平
- 朱牧清
- 王国强
- 张爱成
- 周斌
- 谭华斌
- 刘世涛
- 徐亚春
- 周路健
- 张听刚
- 曲峰
- 于洪霞
- 李彦雄
- 陆轶舟
- 蔡一强
- 陈进
- 龚涛平
- 何卫枫
- 万阗阗
- 酒虎
- 施小马
- 王健
- 廖未梅
- 耿其群
- 顾小英
- 许浒
- 吴行中
- 史云棠
- 王余平
- 郑新
- 杨一新
- 高湘君
- 丁洪顺
- 周定华
- 谈剑锋
- 范志峰
- 范磊
- 石丁
- 史金妹
- 蒋小彦
- 杨裴明
- 茶宠
- 蔡岩峰
- 邵惠雄
- 张云熙
- 吴杰
- 刘景
- 王孝新
- 许学军
- 谢曼伦
- 蒋小琴
- 盛益明
- 范国华
- 庄玉林
- 袁新强
- 尹君峰
- 吴靓
- 江友明
紫砂泥料
- 青段
- 石红泥
- 白朱泥
- 枣红泥
- 金桂砂
- 原矿底槽清
- 原矿紫泥
- 红皮龙
- 原矿段泥
- 天青泥
- 原矿降坡泥
- 原矿朱泥
- 原矿清水泥
- 本山绿泥
- 原矿红泥
- 青灰泥
- 原矿黑星土
- 原矿紫茄泥
- 古铜泥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原矿黑泥
- 大红袍
- 原矿绿泥
- 黑疾星
- 小煤窑朱泥
- 原矿墨绿泥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