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历史] 请一把壶回家
紫砂一厂发展中的几个阶段
2012-10-18 09:37:02 浏览:2076 次 来源:
宜兴紫砂壶网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作品名:美壶特惠 手工手制紫砂壶特好老紫泥容天壶 茶壶 茶具 单壶 价格:点此询价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宜兴,紫砂厂房炸毁,龙窑相继破坏,交通阻绝,技工失业流散,整个紫砂陶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相继建立丁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川沪上袁村壶缸生产合作社,紫砂从业人员只剩20余人。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组织生产自救,产品参加本地和外地举办的物资交流大会以及展览会。
1954年起,将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拨出资金改造原有生产设备和工厂。建立紫砂生产小组,接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出国展品的订货。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前身。由一家一户小作坊转成集体化的合作生产方式。
1956年紫砂产品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恢复出口。销往苏联、印度尼西亚、缅甸和东欧各国。
1958年4月宜兴紫砂工艺厂正式成立。合并其它28家私办的紫砂厂家建立“宜兴紫砂厂”,当时艺徒299人。
1963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始建立半成品的检验机构,确立产品信誉。
1966年4月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产品设计和技术业务指导。
1966年生产首批请饮中国乌龙茶水平。也就是盖内落款巧英, 梅云那一批。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紫砂茶壶、花盆生产受到影响,部分紫砂从业人员转产出口澳大利亚的釉陶啤酒杯以及波纹板工业陶。紫砂行业仅产普通花盆和茶具等产品。
1970年,紫砂生产逐渐恢复,并在1973年新建54米隧道窑(烧重油),并且广为产品设计新样,例如集玉壶、六方龙凤等。
1977-1982年以外销为主。主要销香港、日本(以侧把壶为主),贴 made in china 椭圆绿标。台湾地区大部分通过泰国、缅甸、越南走私入境。这期间以“中国宜兴”款为主。
1981年由谭泉海等人。设计方圆牌商标.并且注册。
1982年因为那时两岸紧张。政府严加管制,茶壶通通归纳为匪货。所以那时销往香港之商品,为了要方便带入台湾.经店家要求尽量避免贴上卷标本文或是有卷标的也尽量撕去.香港商家并向紫砂厂定制。底款不要盖中国宜兴或是荆溪惠孟臣款。改以不落款或是刻上癸亥年制、甲子年字代替。那时候不称为大陆壶,为规避稽查通称为“港罐”(香港的茶壶)和莺歌壶(台湾本地的茶壶)。
1982-1987年这段时间空档。台湾市面会出现之前贴有绿标签的,也有没贴标签的,没贴的有的是因为撕去,有的是出厂已没贴。
1983年宜兴紫砂厂生产之方圆牌高级茶具获得国家金质奖。(壶锦10周年书上所写1979年获奖,实为错误当时还未有方圆牌商标)
1984-1985年,紫厂工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拼紫与铺砂的工艺大量使用,使泥料的变化更加丰富。
1986年以后,三四五厂诸多非国营的紫砂厂陆续成立。
1987-1993年 正式使用方圆牌纸质标签,依其印刷大致分为四种。
1993-1997年 正式使用圆形雷射卷标
1997年宜兴紫砂一厂,结束官方经营。宜兴紫砂厂改制民营。如今仍有生产,仍然使用方圆牌商标,所生产之壶已经跟国营时代有所不同。
2000年,黄龙山4号紫泥矿井,因为愈挖愈深危险度太高,以及市场原因等封闭禁采,之后又因水患将整个矿井淹没。
2002年,原本紫砂一厂烧陶时的隧道窑因为使用的燃料是重油而被打掉。
附:以下是我对紫砂一厂商品壶的一点点理解!
一、泥料
紫砂一厂的用泥是无可挑剔的。以前紫砂一厂用泥基本上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练制的优质黄龙山紫砂原矿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黄龙山,四号井的紫砂原矿泥料。一厂的练泥也是很讲究的,因为紫砂工艺厂是国营厂,对待个个程序还是很严紧的。练泥也是专门有练泥车
间和专业练泥师傅,而且有严格的陈腐时间规定。不是乱来的,也是一门技术应用。个人感觉现在的泥料是没办法比的!也没有条件象以前那样严格要求练泥程序!好的原矿+传统的练泥+较长的陈腐时间+正确的窑温控制=好的紫砂泥料!个人感觉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是真正的紫砂好泥料!
二、不可复制性
紫砂工艺厂(一厂)在1997年改制,国营时期从此成为了历史,一厂紫砂壶也很自然的成为了历史的产物,这点是无可厚非的,紫砂一厂的传统手法,泥料的筛选,窑温的控制,经典的设计和时代性,都成为了绝唱!时代的必然,时代的象征记录了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它们作为一种行业的象征性标尺也是无可替代的。综合来说,老一厂壶代表了当代紫砂壶的最高水平。
老厂壶因壶型采用产品设计方式定稿上线,大体操作功能顺畅可得到保障。 但一次烧窑的制作流程,大窑火功的历炼,有时会造成局部细节问题。一般有这样的问题时,稍微手工通一通,磨一磨,就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早期老茶客们玩壶的内容之一。没有这样的制作流程,窑火,就不可能会有那样的质感和功效;“紫玉金砂”的美称,是靠这样的传统制法赢来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物有本末,只能保本舍末了。
三、发茶助茶性:用壶赏壶的人,大多看过这两句名言:“茶壶以砂者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茗壶莫妙于砂, 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精于茶道并用过老厂壶的老茶客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两句话的妙处,发出会心的一笑。
优质紫砂泡茶有三个特点:
1) 厚度 - 茶汤水混和度非常理想,厚度佳,滋味足。
2) 韵味 - 一般就算好茶,要泡出韵味,置茶量需要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优质紫砂泡茶,可以用较少的置茶量达到这个临界点,且韵味更悠远持久。过此以往,则浓淡各有各的风味。
四、一厂工手
点,线,画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代清楚,不能含糊。 并且要求大体线条和谐,分量要匀称。
老厂科班出身的陶手,确保了基本元素制作的专业性。然因批量生产,细节方面的处理,各个陶手所下的功夫不太一致,也不太可能做得太精细。 从静态艺术的观点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缺憾。然而,从动态艺术来说,这却是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果。
五、一厂紫砂壶印款
作者印章,镌刻,题词内容,应用得当,或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老厂壶的款,没有那么精致,但很耐看;看起来很土,但土得不令人生厌。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80 cc
泥料:原矿紫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00 cc
泥料:原矿底槽清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35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35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60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60 cc
泥料:原矿底槽清
价格:点此询价
紫砂知识分类
- 宜兴紫砂
- 紫砂历史
- 紫砂名人
- 紫砂江湖
- 紫砂书籍
- 紫砂评论
- 紫砂壶价格
- 紫砂常识
- 走进紫砂
- 紫砂壶选购
- 紫砂壶开壶
- 紫砂壶养壶
- 紫砂壶设计
- 紫砂壶鉴别
- 紫砂壶型
- 紫砂壶视频
- 紫砂艺术
- 紫砂鉴赏
- 收藏紫砂
- 紫砂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具
- 紫砂壶陶刻
- 紫砂印章
- 紫砂术语
- 成型术语
- 鉴赏术语
- 行业术语
- 紫砂泥料
- 紫泥
- 红泥
- 绿泥
- 古铜泥
- 墨绿泥
- 红皮龙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黑泥
- 天青泥
- 大红袍
- 紫茄泥
- 降坡泥
- 朱泥
- 青灰泥
- 底槽清
- 黑星土
- 清水泥
- 段泥
- 黑疾星
- 紫砂壶与茶
- 茶叶知识
- 茶道茶艺
- 茶叶器具
- 茶诗茶文
- 茶史茶事
- 茶叶资讯
- 普洱茶功效
- 普洱茶泡法
- 工夫茶
- 名人与茶
- 铁观音
- 乌龙茶
- 书法
- 名人书画
热门资料
- 1 宜兴紫砂壶-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2309次
-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3786次
- 3 现代,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413次
-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576次
- 5 顾景舟/顾景州底款,印款,印 28254次
-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全) 23985次
-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547次
-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465次
-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89次
- 10 大红袍泥料 15412次
-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陈鸣远、 14488次
-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3913次
-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728次
-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469次
- 15 “文革壶”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278次
- 16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394次
- 17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256次
- 18 什么是老段泥 10830次
- 19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598次
- 20 宜兴紫砂壶价格差距为什么很悬 10428次
紫砂壶型
-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89次
-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728次
-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598次
-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9005次
-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图) 7452次
-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石瓢 7079次
-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 6039次
-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井栏 5025次
-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秦权 4006次
-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掇球 3874次
-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竹段 3674次
-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匏瓜与 3561次
-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龙旦 3233次
- 14 壶型大解说-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192次
- 15 壶型大解说-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14次
-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350次
- 1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如 2341次
- 18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仿古如 2329次
- 19 壶型大解说-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193次
-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报春 2120次
本站特约紫砂艺人
- 夏立
- 王石耕
- 查元康
- 徐建芳
- 许学芳
- 王伟
- 余仲华
- 朱永忠
- 范小龙
- 周洪彬
- 范国名
- 范泉明
- 王晓斌
- 庄伟平
- 徐浩
- 张秋平
- 朱牧清
- 王国强
- 张爱成
- 周斌
- 谭华斌
- 刘世涛
- 徐亚春
- 周路健
- 张听刚
- 曲峰
- 于洪霞
- 李彦雄
- 陆轶舟
- 蔡一强
- 陈进
- 龚涛平
- 何卫枫
- 万阗阗
- 酒虎
- 施小马
- 王健
- 廖未梅
- 耿其群
- 顾小英
- 许浒
- 吴行中
- 史云棠
- 王余平
- 郑新
- 杨一新
- 高湘君
- 丁洪顺
- 周定华
- 谈剑锋
- 范志峰
- 范磊
- 石丁
- 史金妹
- 蒋小彦
- 杨裴明
- 茶宠
- 蔡岩峰
- 邵惠雄
- 张云熙
- 吴杰
- 刘景
- 王孝新
- 许学军
- 谢曼伦
- 蒋小琴
- 盛益明
- 范国华
- 庄玉林
- 袁新强
- 尹君峰
- 吴靓
- 江友明
紫砂泥料
- 青段
- 石红泥
- 白朱泥
- 枣红泥
- 金桂砂
- 原矿底槽清
- 原矿紫泥
- 红皮龙
- 原矿段泥
- 天青泥
- 原矿降坡泥
- 原矿朱泥
- 原矿清水泥
- 本山绿泥
- 原矿红泥
- 青灰泥
- 原矿黑星土
- 原矿紫茄泥
- 古铜泥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原矿黑泥
- 大红袍
- 原矿绿泥
- 黑疾星
- 小煤窑朱泥
- 原矿墨绿泥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