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常识] 请一把壶回家
小壶茶法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作品名:美壶特惠 手工手制紫砂壶特好老紫泥容天壶 茶壶 茶具 单壶 价格:点此询价
1.小壶茶的泡茶方式,是茶道中常用的泡茶法。小壶茶法要求的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作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2.小壶茶的置茶量依茶叶外形松紧而定,非常膨松的茶,如清茶、白毫乌龙、叶形粗大的茶等等,放七、八分满;较紧结的茶,如揉成球状的乌龙茶、条形肥大且带绒毛的白毫银针、纤细膨松的绿茶等,放1/4壶;非常密实的茶,如剑片状的龙井、煎茶,针状的工夫红茶、玉露、眉茶,球状的珠茶,碎角状的细碎茶叶、切碎薰花的香片等,放1/5壶。
3 .浸泡的时间是随「置茶量」而定的,茶叶放得多,浸泡的时间要短,茶叶放得少,时间就要拉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也跟着变化,浸泡的时间短,可以多泡几次,浸泡的时间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一定减少。
4.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约浸泡一分钟可以得出适当的浓度,第二道以後要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增减时间,以下是几项考虑的因素:
a.揉捻成卷曲状的茶,到第二道、第三道才会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第四道以后才逐渐增加浸泡的时间。
b.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後浓度增加已趋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c.重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的更多。
d.细碎茶叶可溶物释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後各道的时间应增加的更多。
e.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故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应增加愈多的时间。
5.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应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浸泡时间,细碎多者参考上条d款;紧压程度低者参考上条a款;紧压程度高者,茶叶因浸泡才逐渐松散,所以时间宜长,并依舒展程度调整之。
6.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颇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酌量缩短,若属二、三道,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需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7.练习时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汤,检测自己一壶茶泡了四、五道以后,茶汤浓度是否控制得稳定。后面几道茶汤的颜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同样的汤色,滋味反而会显得不足。
8.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映该种茶的真面目。二、三道以後,茶叶已被泡开,较无此顾虑。
9.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以「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冲泡数道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於挤在壶内伸展不开,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若问为什么不脆脆放少一点?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10.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可以使用向前读秒的计时器,凭直觉判断容易有误差。但盯着计时器看,好等时间一到赶快把茶倒出,也显得太不可爱了,泡茶还要是用心,时钟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80 cc
泥料:原矿紫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00 cc
泥料:原矿底槽清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35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35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160 cc
泥料:老段泥
价格:点此询价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容量:260 cc
泥料:原矿底槽清
价格:点此询价
紫砂知识分类
- 宜兴紫砂
- 紫砂历史
- 紫砂名人
- 紫砂江湖
- 紫砂书籍
- 紫砂评论
- 紫砂壶价格
- 紫砂常识
- 走进紫砂
- 紫砂壶选购
- 紫砂壶开壶
- 紫砂壶养壶
- 紫砂壶设计
- 紫砂壶鉴别
- 紫砂壶型
- 紫砂壶视频
- 紫砂艺术
- 紫砂鉴赏
- 收藏紫砂
- 紫砂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艺
- 紫砂壶制壶工具
- 紫砂壶陶刻
- 紫砂印章
- 紫砂术语
- 成型术语
- 鉴赏术语
- 行业术语
- 紫砂泥料
- 紫泥
- 红泥
- 绿泥
- 古铜泥
- 墨绿泥
- 红皮龙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黑泥
- 天青泥
- 大红袍
- 紫茄泥
- 降坡泥
- 朱泥
- 青灰泥
- 底槽清
- 黑星土
- 清水泥
- 段泥
- 黑疾星
- 紫砂壶与茶
- 茶叶知识
- 茶道茶艺
- 茶叶器具
- 茶诗茶文
- 茶史茶事
- 茶叶资讯
- 普洱茶功效
- 普洱茶泡法
- 工夫茶
- 名人与茶
- 铁观音
- 乌龙茶
- 书法
- 名人书画
热门资料
- 1 宜兴紫砂壶-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2303次
-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3780次
- 3 现代,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413次
-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575次
- 5 顾景舟/顾景州底款,印款,印 28254次
-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全) 23976次
-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547次
-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463次
-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88次
- 10 大红袍泥料 15408次
-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陈鸣远、 14486次
-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3912次
-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727次
-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468次
- 15 “文革壶”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278次
- 16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393次
- 17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256次
- 18 什么是老段泥 10825次
- 19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597次
- 20 宜兴紫砂壶价格差距为什么很悬 10427次
紫砂壶型
-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88次
-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727次
-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597次
-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9005次
-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图) 7451次
-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石瓢 7079次
-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 6038次
-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井栏 5025次
-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秦权 4005次
-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掇球 3873次
-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竹段 3674次
-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匏瓜与 3561次
-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龙旦 3233次
- 14 壶型大解说-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192次
- 15 壶型大解说-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13次
-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350次
- 1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如 2341次
- 18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仿古如 2329次
- 19 壶型大解说-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192次
-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报春 2120次
本站特约紫砂艺人
- 夏立
- 王石耕
- 查元康
- 徐建芳
- 许学芳
- 王伟
- 余仲华
- 朱永忠
- 范小龙
- 周洪彬
- 范国名
- 范泉明
- 王晓斌
- 庄伟平
- 徐浩
- 张秋平
- 朱牧清
- 王国强
- 张爱成
- 周斌
- 谭华斌
- 刘世涛
- 徐亚春
- 周路健
- 张听刚
- 曲峰
- 于洪霞
- 李彦雄
- 陆轶舟
- 蔡一强
- 陈进
- 龚涛平
- 何卫枫
- 万阗阗
- 酒虎
- 施小马
- 王健
- 廖未梅
- 耿其群
- 顾小英
- 许浒
- 吴行中
- 史云棠
- 王余平
- 郑新
- 杨一新
- 高湘君
- 丁洪顺
- 周定华
- 谈剑锋
- 范志峰
- 范磊
- 石丁
- 史金妹
- 蒋小彦
- 杨裴明
- 茶宠
- 蔡岩峰
- 邵惠雄
- 张云熙
- 吴杰
- 刘景
- 王孝新
- 许学军
- 谢曼伦
- 蒋小琴
- 盛益明
- 范国华
- 庄玉林
- 袁新强
- 尹君峰
- 吴靓
- 江友明
紫砂泥料
- 青段
- 石红泥
- 白朱泥
- 枣红泥
- 金桂砂
- 原矿底槽清
- 原矿紫泥
- 红皮龙
- 原矿段泥
- 天青泥
- 原矿降坡泥
- 原矿朱泥
- 原矿清水泥
- 本山绿泥
- 原矿红泥
- 青灰泥
- 原矿黑星土
- 原矿紫茄泥
- 古铜泥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原矿黑泥
- 大红袍
- 原矿绿泥
- 黑疾星
- 小煤窑朱泥
- 原矿墨绿泥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