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千件稀世珍品抢眼艺博会
![紫砂壶图片:美壶特惠 优质红降坡泥禅意巨轮壶 - 宜兴紫砂壶网](/attachment/product/t/202412/b03d55d91852e6cce04ef4fe0f5765e5.jpg)
工艺师:美壶定制老师 作品名:美壶特惠 优质红降坡泥禅意巨轮壶 价格:点此询价
华东地区最大的艺术收藏品市场南艺后街,近期又将为大家呈现一场艺术品“盛宴”。
2011年5月28日至29日,南艺后街联合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在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举办“首届江苏艺术收藏品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将开设江苏知名藏家“私藏珍宝、国内首次亮相”私人珍宝展区、江苏省非遗展示区、观朴明式红木家具展示区、苏帮玉雕展示区、精品奇石区、邮币卡区,涉及的展品涵盖字画、文玩、古董杂件、珠宝玉器、红木、奇石、紫砂、邮票、磁卡等。为藏家也为普通的老百姓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本次活动在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南京文化产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五家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主办,南艺后街艺术收藏品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大江南收藏协办。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说:“首届江苏艺术收藏品博览会,是任何一位藏家、老百姓都可以来玩的博览会,不仅是艺术品的交流、学习,更是文化南京的体现。”
文化南京:打造本土艺术品
“本土化”的展会定位成为首届江苏艺术收藏品博览会的一大特点。博览会有超过50%的本土艺术品,包括多项“非遗”的艺术品、东海水晶、宜兴紫砂、苏州玉雕,另外还有一件神秘重器会在展会当天揭开神秘面纱。
首届江苏艺术收藏品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李总告诉记者,为了错位于北京、上海的博览会定位,本届博览会定位于“本土化”。南京是个很有历史积淀的城市,可是缺少了强有力的市场运营,但是南京相对于其他城市却汇聚了一个巨大的艺术藏家队伍,这也成为了首届艺博会的资源优势。
艺术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也凝聚了一个城市的传统、风俗、人文、艺术等各种文化成分,体现为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和丰厚,体现为一个城市包容、吸纳多元文化的广度与深度。南艺后街首届艺博会就是要将这些本土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更高层次的平台,让世界了解江苏的本土艺术。
最“给力”的地摊:跟着南艺后街一起去市中心练摊
“跟着南艺后街一起去市中心练摊”可谓本届艺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届时,南艺后街将在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门口开辟出一块3000平米的地摊市场,为全国各地的玩家提供交易平台,创造艺术收藏品市场最大程度的自由,这也是首届江苏艺术收藏品展览会举办的初衷。
收藏的功能在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收藏的全部魅力和真谛在于发现、见证和研究。地摊市场的存在,让见证了某个时代的藏品、一些被遗漏的珍贵史料以及达不到博物馆收藏要求的民俗文化藏品被发现、整理、保存下来,真正做到了藏宝于民。
展会期间,南艺后街还将针对博览会的实际需要,设置古玩鉴定、民俗表演、现场制作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零距离接触、了解收藏品、艺术品的机会,让市民对艺术品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据了解,南艺后街艺术收藏品市场自2009年成立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固定经营商户发展到近500余家,3万平米的广场空间每年节假日吸引全国各地3000户买卖玩藏家到此交流交易,南艺后街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地摊市场。
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收藏价值
本届艺博会的另外一大亮点,是专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出一个近200平方米的表演区和展示区,共有来自江苏本土的南京云锦、苏州刺绣、苏州缂丝、无锡精微绣、苏州桃花坞年画、剪纸、南通板鹞风筝、秦淮灯彩、苏州核雕、云渡桃雕、扬州漆器、留青竹刻、无锡手捏泥人、常州梳篦、徐州香包等十几个非遗项目参展。据悉,届时还将有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云锦织造技艺,让南京云锦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民面对面。据悉,除南京云锦外,展览现场还将有其他传统工艺品手工制作等非遗项目展示。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本届艺博会将邀请南京2000名小记者在家长的带领下分批进入展览现场,学陶艺、做剪纸。此举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让这些传统的技艺借此机会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为未来非遗的传承发掘人才、培养潜在的生力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对“非遗”的传承冲击很大。南艺后街古玩艺术品市场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据南艺后街负责人李总介绍,南艺后街古玩艺术品市场已经把“保护非遗传承”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规划之一。本届艺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的设立,就是要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市民,进而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汉皇玉苑:
顶级苏帮玉雕
打造视觉盛宴
苏帮玉器在玉文化的历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风格和特色显示了材美工巧的特种艺术,早在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即有“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的美誉。清乾隆年间,乾隆帝曾亲赋诗“专诸巷亦出妙手”来赞颂苏州琢玉工匠手艺之精美。明清二代奠定了苏帮玉器的宏基。有“吴中一绝”佳喻的陆子刚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他创“子冈牌”立艺术新形式,更以其卓越才艺留名青史。
随着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让素有“国玉”之称的和田玉价格飞涨,和田玉收藏热、投资热持续升温,玉雕行业的发展也更为迅猛,过度的市场化竞争,造成国内的部分玉雕作品工艺水准下降,玉料毛糙。而苏帮玉雕界汇聚着一大批工艺精湛的玉雕师,2010年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类玉雕大奖赛中共获金奖32个。在雕刻工艺水准和艺术设计构思参差不齐的玉雕市场中,兼具深厚历史底蕴和现代理念的苏帮玉雕深受和田玉爱好者和收藏大家的青睐,在海内外已享有盛誉,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
据李总介绍,本次艺博会将特别邀请到苏帮玉雕的典范苏州汉皇玉苑艺术品有限公司,本次展览上汉皇玉苑将集中展现一批当代苏帮玉雕名家的和田玉精品,为广大和田玉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奉上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和艺术冲击。这批精品将让人们现场感受苏帮玉雕名家对细节刻画的神韵之笔和对独特文化内涵的升华,更深刻地体会到苏帮玉雕精益求精的雕工和独具创新的设计理念。
(本文来源:江南时报)
上一篇:宜兴紫砂精品亮相沪上 下一篇:百件紫砂壶亮相迎大运茶文化交流展览会
紫砂新闻分类
热门新闻
- 1 宜兴紫砂壶 2010年宜兴市 8065次
- 2 2010年中国紫砂陶艺人物最 6419次
- 3 世界最贵价值1232万紫砂壶 5180次
- 4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 3744次
- 5 宜兴丁山销魂小吃美食 3683次
- 6 2015年陶瓷艺术专业员级现 3605次
- 7 “中国壶友网·紫砂江湖论坛” 3270次
- 8 1.3万元购得紫砂壶 居然是 3153次
- 9 2015年陶瓷艺术专业中级技 3012次
- 10 紫砂壶大师周胜平:一壶一世界 2949次
紫砂壶型
-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7962次
-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真给力 13706次
-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石瓢来源由 10543次
-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8968次
-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图) 7413次
-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石瓢 7063次
-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 6023次
-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井栏 4999次
-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秦权 3977次
-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掇球 3859次
-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竹段 3657次
-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匏瓜与 3547次
-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龙旦 3219次
- 14 壶型大解说-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168次
- 15 壶型大解说-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694次
-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342次
- 1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仿古如 2333次
- 18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仿古如 2322次
- 19 壶型大解说-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158次
-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报春 2105次
本站特约紫砂艺人
- 夏立
- 王石耕
- 查元康
- 徐建芳
- 许学芳
- 王伟
- 余仲华
- 朱永忠
- 范小龙
- 周洪彬
- 范国名
- 范泉明
- 王晓斌
- 庄伟平
- 徐浩
- 张秋平
- 朱牧清
- 王国强
- 张爱成
- 周斌
- 谭华斌
- 刘世涛
- 徐亚春
- 周路健
- 张听刚
- 曲峰
- 于洪霞
- 李彦雄
- 陆轶舟
- 蔡一强
- 陈进
- 龚涛平
- 何卫枫
- 万阗阗
- 酒虎
- 施小马
- 王健
- 廖未梅
- 耿其群
- 顾小英
- 许浒
- 吴行中
- 史云棠
- 王余平
- 郑新
- 杨一新
- 高湘君
- 丁洪顺
- 周定华
- 谈剑锋
- 范志峰
- 范磊
- 石丁
- 史金妹
- 蒋小彦
- 杨裴明
- 茶宠
- 蔡岩峰
- 邵惠雄
- 张云熙
- 吴杰
- 刘景
- 王孝新
- 许学军
- 谢曼伦
- 蒋小琴
- 盛益明
- 范国华
- 庄玉林
- 袁新强
- 尹君峰
- 吴靓
- 江友明
紫砂泥料
- 青段
- 石红泥
- 白朱泥
- 枣红泥
- 金桂砂
- 原矿底槽清
- 原矿紫泥
- 红皮龙
- 原矿段泥
- 天青泥
- 原矿降坡泥
- 原矿朱泥
- 原矿清水泥
- 本山绿泥
- 原矿红泥
- 青灰泥
- 原矿黑星土
- 原矿紫茄泥
- 古铜泥
- 黄金段
- 芝麻段
- 老段泥
- 原矿黑泥
- 大红袍
- 原矿绿泥
- 黑疾星
- 小煤窑朱泥
- 原矿墨绿泥